如何让孩子们有学上,上好学?近几年来,合肥市通过新建增量、盘活存量、提高质量等方式,逐步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,丰富优质教育资源,探索出一条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之路。
据悉,合肥市先后出台多项规划,为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科学安排。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,合肥市就启动了对三项规划的修订和完善工作,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的“千人指标”,大幅度增加教育设施布点,优化城市教育学校资源配置,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。
如今,合肥市也不断加快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,近年来,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3所、新增学位24万个,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5所、新增学位8.3万个。
近年来,合肥市率先在“集团化办学”上开始有益探索。
从2016年开始,师范附小四所分校组建成“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”、四十六中及其南区分校组建“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教育集团”,让“走校上课”成为打破学校壁垒的全新教学模式,由此也拉开了合肥市集团化办学的序幕。
随后,采取名校办分校、名校托管、名校弱校捆绑、学区联盟、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,逐步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。截至目前,全市191所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,占义务教育学校的24.26%。
坚持在全市开展中小学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,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实现“零容忍”,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,出台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》。“负面清单”列举了13条具体的师德负面行为,成为我市开展师德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行动指南,为教师日常工作和行为划清了师德“红线”和行为“底线”。
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、升学难问题,合肥在全国率先实施“五个百分之百”零障碍入学政策,即“百分之百有学上、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、百分之百享受义务教育免费待遇、百分之百同等标准录取省市示范高中、百分之百同等待遇录取高中阶段就学”。
从2016年开始,合肥市坚决取消定点学校,随迁子女全部统筹相对就近安排就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。经过多年努力,目前全市随迁子女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1/3以上,超过全国平均数三倍多。
文章摘自:搜狐新闻